1、军校博士生心理重压产生的重要原因
军校博士生的心理重压主要来自于学习、管理、家庭和就业4个方面。
学习任务繁重
博士生作为最高学历的人才,势必成为毕业需要最高的人群。军校从课程设置、学分、论文发表及答辩、体能考核等很多方面对其毕业提出了严苛的需要,同时,军校博士生的学制规定为4年,限定了博士生如不可以按时毕业,将没办法继续脱产就读,无形之中导致了博士生的心理负担。
学校管理严格
军校的管理模式需要博士生除去学习以外,仍要参加平时的军事练习以维持体能合格,保持正常的1日生活规范以达到整齐划一的规范需要。平时固定时间的军事练习势必会打断博士生的科研安排,并在一定量上影响科研进展。虽然绝大多数军校博士生早已适应军校的管理模式,但在学习和毕业的重压下仍有部分学员对管理模式感到不适应、不理解,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样的情况在低年级博士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学校管理对博士生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学员的个人特征和自我适应能力。
家庭负担过重
博士生的年龄常见介于25~30岁之间,此年龄段正处于结婚生育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时期,大多数博士生在念书期间均已结婚,其中一部分甚至生子,这就需要博士生在学习之余还要兼顾家庭,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源于家庭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科研进程。家庭的负担必然成为心理重压的又一主要来源。
就业重压过大
攻读博士是+提高学历层次、寻求更广阔进步空间的渠道。应届博士生期望通过读博进入理想的单位或获得更合适个人进步的工作职位,往届博士生则期望通过这一渠道更换单位或调整到更适合的职位,以达成更高的生活目的和更大的生活价值。军校学员毕业分配具备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博士生带来了无形的重压,使不少博士生无所适从,一定量上分散了学习精力、妨碍了学习动力。
2、军校博士生心理重压的主要表现形式
军校博士生的心理重压影响主要表目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工作效果3个方面。据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重压非常大时,或许会出现免疫球蛋白分泌降低,从而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不同程度地影响消化、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功能。在生理和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抵抗力降低、食欲降低、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强迫症、孤独、焦虑、偏执、敏锐、暴躁等。现在,因为心理重压过大而减少工作效果是困扰博士生最大的一个问题。博士生一般会长期面对陌生而复杂的工作,且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此种状况下,重压会减少人的工作效率。大多数博士生不可以如期毕业即是最好的佐证。
3、军校博士生释压的基本渠道
摆正心态,加大学员间的交流
博士生作为最高学历层次的人群,不可防止地会得到来自己家里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赞许和关注,必然会使博士生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臆想。长此以往会导致自己心态不正,听不进批评,使其错误的认知观念难于改变,而这类错误观念正是将博士生置于巨大心理重压之下的根源。学员队干部应在平时教育中使博士生认清我们的地方,摆正心态,适合地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加大队内博士生之间的交流交流,尤其是与同一专业和相近专业学员之间的交流,有益于他们克服学习科研困难,尽快走出困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觉得: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大家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用各种自我暗示,即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的办法。自我暗示会设想目的达成、获得成功时的情景,这种景象能对人形成心理暗示,为大家提供动力,提升挫折耐受能力,从而维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况。博士生在遇见困惑时。可以有意识地采取这种方法。暗示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给自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在一定量上缓解因各种不好的原因带来的重压。
人性化管理提升情感勉励效能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点,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博士生是一个具备高度自尊和自信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某一个范围的专才,因此,对这个群体的人性化管理应重点注意对他们的尊重和精神勉励,重视各人的潜能开发,并提供各种成长与进步的环境和机会。队干部在管理中把握好松紧度'冈0柔相济、宽严并举,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多给予博士生理解和包容,留有肯定的弹性空间。情感勉励是人性化管理中的一种要紧方法。学员队干部应该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在日常常常和学员聊天促进相互交流,知道思想动向,按部就班,耐心开导,使被管理者时刻感觉到关心、爱惜、帮助和尊重,在学员和队干部之间打造相互信赖和尊重。这种管理模式摒弃了简单生硬、粗线条似的上下级关系,能在队内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从外在环境上防止了博士生产生极端心理的因素,有益于他们积极投身于学习和科研之中。